本文转自:人民网-贵州频道
翻开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上半年的“平安答卷”,一组数据令人心安:全县刑事案件同比下降5.05%,治安案件下降23.68%,矛盾纠纷化解率高达97.82%。这背后,是这座城市用一个个“小行动”织就的“大平安”。
打防更加精准
“动动腿、收个钱,就能赚高额佣金?”这样的兼职听着诱人,实则暗藏违法陷阱。近日,息烽县公安局成功破获一起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案,抓获宋某某,揭开“高薪兼职”真面目。
不久前,民警发现辖区某银行有一笔电信网络诈骗案,大额资金预约取现,且由一名陌生男子取现,其行为涉嫌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罪。
平安,是息烽的最美底色。
“掌握这一线索后,我们立即成立专案组,赴遵义等地侦查。”办案民警介绍,经多部门协作、认真研判,成功锁定并抓获宋某某。
据宋某某供述,几个月前,他偶然在网上看到“跑腿收钱赚佣金”信息,联系后对方称“没危险,轻松赚钱”。虽知可能违法,但被“挣快钱”诱惑,他先后到息烽、开阳、仁怀等地帮诈骗分子转移资金,获利一万余元。
“这就是给诈骗团伙洗钱,属违法犯罪!”办案民警说,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人们贪小利心理拉人下水,最终难逃法网。
打击是手段,防护才是重点。
息烽县司法局组织开展“校园模拟法庭”进校园。
在息烽县流长中学,一场特殊的“庭审”引人注目。由息烽县司法局联合县人民法院、县检察院等部门开展的“校园模拟法庭”吸引200余名师生参与。
同学们化身审判员、公诉人等角色,全情投入沉浸式体验,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完成庭审各环节。
“这种亲身参与式普法很有意思,让我知晓了司法流程的脉络,真切感受到法律的公正与权威,也学会了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。”一名参与学生深有感触。
学生们的收获,正是息烽县校园安全治理的缩影——把法律知识送进校园,用安全守护筑牢学生成长防线。
治理更加有效
“当前客流较大,请有序通行、不要停留……”在息烽南山天沐温泉景区大门,交警正指挥游客车辆驶入停车场。
“大家各退一步,都是出来玩的!”民警在息烽南山天沐温泉景区巡逻时,遇上游客李女士与陈女士因排队购票而起争执。面对剑拔弩张的局面,民警没有急于评判,而是耐心倾听双方诉求,逐一梳理矛盾症结,最终二人开解心结,握手言和。“多亏民警从中调解,不然大好心情全没了,必须给你们点赞!”事后李女士笑着说。
息烽县公安交警在旅游景区指挥交通。
在息烽各景区,民警早已化身为旅游服务的“活地图”,用行动践行“民警就是导游、警灯就是路标、执勤就是风景”的旅游警务理念。
同样温暖的故事,也发生在息烽县人民法院。九庄镇的徐某某、何某某、张某、杨某某4人捧着一面锦旗,向帮助他们化解纠纷的法官致谢:“要不是你们帮助,我们的劳务费不晓得什么时候能拿到!”
原来,家住九庄镇的张某某雇佣同村的徐某某、何某某、张某、杨某某种植青菜、辣椒,完工后共产生劳务费1.5万余元。
4人多次催讨无果后,将张某某起诉至法院,经调解达成协议。尽管达成协议,张某某仍一拖再拖,无奈之下,4人申请法院强制执行。
徐某某等向息烽县人民法院法官送锦旗。
进入执行程序后,法官没有简单“强硬执法”,而是考虑双方系同村或亲戚关系,法理情理双管齐下——从法理上告知不履行生效文书的法律后果,从情理上劝解“抬头不见低头见”。
最终,经过调解,张某某当场付清了除杨某某之外的3人的劳务费;支付了杨某某的劳务费9000元,尚欠1000余元并承诺尽快结清。
“处理这类纠纷,既要维护权益,也要顾及人情,尽量做到案结事了。”县人民法院执行法官说。这起纠纷的化解,正是息烽县人民法院“柔性化”化解矛盾纠纷的又一生动注脚,既守住了公平,也留住了人情温度。
服务更加温暖
“太感谢你们了,我带两个孩子出来,一转眼其中一个孩子就不见了。”在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广场上,从民警手中接过孩子的游客王女士满是感激。
在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景区,县公安局警务站与红色文化相融,无人机盘旋景区上空,实时监控人流与交通;民警巡逻时既能调解排队纠纷,也能帮助走失儿童找到家长……王女士的经历,正是息烽公安高效服务、“警随景动”的最佳诠释。
“游玩时,请大家看好自己的手机、钱包,谨防遗失!”在息烽南山积木世界景区,民警向游客提示安全注意事项,为旅途增添暖意。
巡逻民警向过往游客宣传安全知识。
如今,在息烽各景区景点,旅游警务已从“被动处警”变为“主动守护”,“警察蓝”已成为与风景同框的平安底色。
“民警的提醒太及时了,有他们在,我们游玩特别安心。”来自重庆的游客陈先生说。
这份“安心”,在息烽的各企业里同样能感受得到。
“他们经常来企业走访,宣传安全知识,还帮我们指出了生产线上的安全隐患,服务太给力了!”息烽一家企业的负责人感慨地说。
问需于企、问计于企、问效于企。息烽政法干警用“脚步”代替“指尖”,深入辖区企业走访,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、存在困难及对政法工作的建议,为精准服务企业打下坚实基础。
“他们经常来给我们做安全培训,帮我们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,在这里工作很安心。”息烽一家企业的员工说。
从景区的暖心守护到校园的法治春风,从家长里短的调解到企业发展的护航,从打击犯罪的高压态势到维护务工村民的合法权益……息烽的“平安”从来不是抽象概念,它藏在街头巷尾的巡逻身影里,写在矛盾化解后的笑脸上,融在企业安心生产的忙碌中。这座城市正用更精准的打防、更系统的治理、更高效的服务,让“平安”二字真正可感可及。(图/文 雍仕权)
贝格富配资,股票配资论坛,配资公司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